摘要]“最近這一個月,各類水果價格越來越高了。”家住民治片區龍軍花園的田女士對記者感慨,一個西瓜,沒有30元拿不下來。全家人都喜歡吃小香瓜,以前,10元3斤,現在價格上漲到了五六元一斤。
轉播到騰訊微博
5月份,深圳瓜果價格大幅上漲。圖為市民日前在景田一超市買菜(資料照片)。 深圳商報記者 林曉斌 攝
5月深圳CPI同比上漲2.8%,八大類商品“六漲兩跌”
瓜果價格大漲23.2%
“最近這一個月,各類水果價格越來越高了。”家住民治片區龍軍花園的田女士對記者感慨,一個西瓜,沒有30元拿不下來。全家人都喜歡吃小香瓜,以前,10元3斤,現在價格上漲到了五六元一斤。
昨日,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獲悉,今年5月,深圳CPI同比上漲2.8%,高于全國0.3個百分點。
從公布的八大類商品來看,呈現“六漲兩跌”的態勢。呈現漲價的是:衣著類價格同比上漲5.4%、食品類價格上漲4.7%、居住類價格上漲2.4%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2.3%、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1.0%、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0.1%。呈現下跌的是: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0.2%,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0.1%。
記者昨日走訪梅林家樂福、龍珠歲寶百貨超市了解到,蔬菜類的價格和上月相比有漲有跌,價格上漲的比較多,但是上漲幅度不大。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6月5日的統計數據,多個商品價格比5月30日上漲了。6月5日的價格中,花生油每升23.83元,上漲1.4%;豬肉每千克23.54元,上漲0.8%;富士蘋果每千克16.35元,上漲2.0%;白條鴨每千克20.49元,上漲4.3%。有些商品也價格下降,如豆角每千克8.48元,下跌15.3%;芹菜每千克9.45元,下跌6.9%;黃瓜每千克5.33元,下跌6.3%。
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副隊長、新聞發言人伍健銘告訴記者,今年5月,深圳CPI同比有三個特點:一是鮮瓜果價格同比漲幅大。由于運輸、存儲成本上升以及部分水果產量影響,鮮瓜果價格同比上漲23.2%,領漲食品價格。二是豬肉價格同比依舊走低。盡管豬肉價格環比止跌回升,但同比下降1.2%。三是衣著類價格同比走高。由于服裝出廠價格走高以及各類經營成本的上漲,衣著類價格同比上漲5.4%。
深圳CPI未來走勢如何?伍健銘告訴記者,從當前價格總水平來看,影響CPI上行的因素依然存在,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,CPI將處于溫和上漲態勢。(記者萬紅金)
5月份深圳CPI環比漲幅有幾大特點
菜價降了 雞蛋貴了
昨日,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副隊長、新聞發言人伍健銘告訴記者,受肉禽蛋、水產品等價格上漲影響,5月份深圳CPI環比漲幅有幾大特點:
——豬肉價格穩中略漲,禽蛋價格漲勢明顯。前一段時間受禽流感影響蛋價低迷,部分養殖戶淘汰部分蛋雞,導致雞蛋產能不足,與此同時,隨著禽流感消退,以及端午節的因素,雞蛋銷量不斷增大,帶動鮮蛋價格環比上漲7.3%;家禽價格延續上月走勢上漲5.3%。
——鮮菜價格下降。
——水產品價格上漲。5月16日起進入南海休漁期,海魚價格普遍上漲,同時也拉動了淡水魚價格的上揚。
——部分消暑電器漲價。
——飛機票、旅行社收費及賓館住宿價格繼續走高。 五一小長假,市民出行增加,帶動城市間交通費和旅游價格分別上漲1.8%、4.9%;文博會期間,賓館住宿及其他住宿市場需求增加,價格小幅上漲0.7%和0.5%。(記者 萬紅金)
蝦類價格 上漲三成
昨日,記者從中農數據研究中心了解到:深圳蝦類價格達到每500克70元左右,同比上漲三成。
深圳今年的蝦類有點貴。從今年5月到6月上旬,羅芳水產批發市場中,河蝦、白蝦、基圍蝦的價格明顯高于2013年同期,九節蝦、拉尿蝦整體上與去年的行情持平。價格最為堅挺的是河蝦。中農數據研究中心從產地了解到,前一時期降雨多,且降雨后天氣炎熱,使得蝦塘病情高發,出貨量較少。但隨著蝦類上市季節的到來,蝦類價格預計會有一定的回落。(記者關鍵 通訊員 聶文清)
深圳PPI連續17個月下跌
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表示,并不意味著深圳經濟不景氣了
記者昨日從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獲悉,今年5月,深圳PPI同比下降0.2%,這是從2013年1月以來第17個月連續下跌。
今年1~5月,深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中,跌幅靠前的是:一般日用品下跌5.6%,耐用消費品下跌4.4%,采掘下跌3.6%,生活資料下跌3.2%。也有上漲的,如衣著上漲4.8%。
PPI連續下跌,是否意味著深圳經濟下行壓力增大?昨日,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深圳工業產品的結構中有特別之處,就是深圳的電子產品所占有的比重幾乎達到了一半,這類產品包括電腦生產、手機制造等,更新換代也很快。這個因素導致了PPI的下跌,但是并不是PPI下跌,深圳經濟就不景氣了。PPI僅僅是工業出廠價格,如果產量和銷量上升,經濟總量也就上去了。因此,要看經濟指標,還得看國內生產總值、用電量、工業總產值等綜合因素。(記者萬紅金)
(深圳商報)